笔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笔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06国际铜业论坛焦点解读万芳

发布时间:2020-02-14 12:40:41 阅读: 来源:笔筒厂家

“2006国际铜业论坛”焦点解读

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举办了2006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本次论坛召开的背景较为特殊,说其特殊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06年铜价创下了历史新高8800美元/吨,高铜价重压下的加工企业如何应对成了关注的焦点。二是九月份中国政府出台的调控措施--调整出口退税对市场影响几何?三是论坛召开期间恰逢中外铜原料谈判处于胶着状态,该谈判进程以及后续发展对铜行业影响早就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作为期货投资者感兴趣的是上述事件对期铜价格走势影响是什么?下面我们逐条解读以飨读者。 首先,今年以来,国内铜价从每吨4万元到每吨8万元,半年内疯涨一倍。铜价上涨对铜加工行业这样的用铜大户影响不言而喻,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增长,铜价上涨给铜加工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企业一方面需要面对铜价上涨带来的高额成本压力,另一方还要承受来自下游市场压缩所带来得竞争压力,由于铜价的上涨速度和上涨幅度远远大于铜材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上涨部分不能够通畅的向下游传导,致使铜加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加工费急剧走低。摆在铜加工企业面前的客观现实却是:上游原料市场是持续上涨的卖方市场;下游消费市场是议价能力不断增强、要求铜加工企业为铜价上涨部分买单的买方市场铜价大幅剧烈波动(日最高波幅达7000元/吨),给铜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一笔合同操作不慎,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替代品成了众多铜加工企业的选择:据了解,变压器、通讯电缆、引线框架、汽车散热器、空调器、铜水管、发电领域等众多原用铜工业门类纷纷寻找替代品。据CRU统计2005年被替代的铜产品净损失量达22.5万吨,是04年净损失量的三倍!今年净损失量将达到30万吨以上, 而且被替代的损失可能是永久性的!!!这种替代对铜消费无疑是长期制约因素,如果高铜价在现在区间继续运行,原先不多的供需缺口将被弥补,正如罢工导致的阶段性短缺因素被市场炒作一样,可以设想未来一段时间里铜市的替代品导致的需求下降行情也同样值得期待。 其次,关于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禁止铜加工贸易的同时减少一般贸易的出口退税。原来铜企可以利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条腿走路,加工贸易商因持有精炼铜加工贸易优惠关税许可证,可以免税进口精炼铜,并将加工制成品用于出口。而一般贸易商没有该许可证,加工商需要支付2%的进口精炼铜关税和17%的进口增值税,并支付10%的出口关税。此前,一般贸易商还可以享有较高的出口退税,但最新一轮调控后,一般贸易的出口退税已由13%降至5%,为所有产品中降低幅度最大的,为此很多中小企业都因无利可图而停产。中国政府对铜加工贸易大规模的调控,在去年底开始到今年9月,已先后两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控。第一次是2005年12月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八部委首次联合下发了关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2006年9月15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再次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此通知重申:取消有色金属及废料等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这一部分商品在取消出口退税同时被列入禁止范围。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已经是近年来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第三次调整。此次涉及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起了不少行业和地方的叫苦之声。细分之下,不难发现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不同有色金属品种的影响不一。此次铝制品出口退税率仅由13%降为8%至11%.因铝材出口利润可观,退税新政策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国内铝材出口的局面,预计我国下半年铝材出口仍可能保持较快增长。此次涉及铜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包括:取消精炼铜、铜合金和铜及铜合金粉末的出口退税;将其他所有铜加工材和铜制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律下调至5%,下调幅度远远超过铝材。由此可见,国家对抑制铜产品出口的意图明显,即“不鼓励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相对而言“这次调整对于铜加工业影响颇大。”今年下半年以来,铜价一直在7500美元/吨的高位上徘徊,此次降低8%的出口退税,相当于企业每吨铜材出口减少收入五六千元,这对以出口为主的国内铜加工企业将是重大打击。“在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减少、自我保证度低的情况下,取消和削减出口退税,抬高资源类产品出口门槛正当其时。” “国家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抑制大部分有色金属品种的出口量,也必将加速有色领域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的优胜劣汰。” 而如今,如果再出台政策,这将是国家第三次对铜加工贸易进行调控。而据了解,在一年之内这样高密度地出台政策对铜加工贸易进行调控主要是出于国家贸易整体结构的考虑。不过我们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进一步取消铜加工贸易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是我国铜企业参与国际原料市场竞争唯一能够利用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政策,据了解,前几年铜加工贸易占到铜整个贸易额的80%—90%。其次,禁止铜加工贸易短期还会造成国内原材料市场阶段性紧张。为满足国内需求,至少有1/3产能不会马上停止,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产能需要从国内采购矿石,在国内消化,从而造成铜矿阶段性紧张。但从总体上说,国内调控将是铜价的重要利空因素,具体到沪铜和沪铝市场影响也颇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投资者在短、中、长期投资行为中须仔细甄别。 第三,在南京铜业峰会召开的同时,9月26日召开的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三季度总经理办公会也正举行中,CSPT所属9大企业再次表示了要求提高加工费的声音。占中国铜精矿进口量80%以上的9大企业一致同意,坚持今年四季度现货采购继续维持二季度制定的100美元/吨和10美分/磅的加工费不变,并且准备在年底把长期合同谈判也纳入统一谈判之中。CSPT成立于2003年11月14日,目前由九家成员自发组成,代表了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小组过去的成功,是在铜市场供求比较平衡的情况下取得的。今年不断飚升的铜市,已经对谈判提出了挑战。2006年中国进口铜精矿需求大幅减少,主要因为去年四季度进口量非常大,今年一直在消化去年的库存。但是下一步回补库存,将面对需求剧烈增长的冲击。CSPT小组的做法,以及今年铁矿石联合谈判的经验,被认为可以为中国在多个大宗商品市场争取定价权提供借鉴。在理论上,政府协调一下总是有用的,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却很难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今年以来,国际铜价上涨60%,铜精矿价格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国际铜精矿供应掌握在三家主要巨头手中,自中国启动铜价谈判迄今,外界普遍对谈判结果感到悲观,认为将“重蹈铁矿石谈判覆辙”。至8月中旬,全球最大的铜精矿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上海与CSPT谈判未果,关于今年铜精矿价格“大幅上涨”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根据必和必拓先期与日本铜企业的谈判条款,供应商要求削减加工费,并取消至关重要的价格分享条款。 铜精矿价格主要由加工费和价格分享构成。加工费,即进口价以三个月内的LME铜价为基准,扣除加工精炼费;价格分享,是指如果市场铜价升至基准价格(当前的协议价格为每磅90美分,约合每吨1984美元)之上,除了加工精炼费,冶炼企业还可收到供应商给予的附加费(约为价格上涨部分的10%)。 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北京代表处的研究,今年二季度,冶炼企业获得的价格分享的平均值为23.7美分/磅,加工费价格则为24.4美分/磅。如果满足必和必拓的要求,就意味着中国进口的铜精矿价格将上涨至少50%。铜精矿谈判结果如何,要等到今年12月方见分晓。 华证期货上海研发中心

裸体美女照

名言名句

裸体美女照片

美女旗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