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笔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减不抵增钢铁业须防高危dd-【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0 15:51:07 阅读: 来源:笔筒厂家

“减不抵增”:钢铁业须防高危

尽管业内对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能结构纾解钢铁行业困局已存共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掣肘处处,鲜有成功案例。

国内钢材价格已跌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一斤钢材卖不到2块钱。记者在河北、山东、广东等地了解到,在供需矛盾越发突出背景下,大量钢贸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

一些钢铁老国企经营状况恶化,但减钢难度大;部分钢企则稍有盈利,还想上新项目,成为“增钢”的主力军。“减不抵增”,钢铁扩能仍在持续。

9月份以来,国内钢铁行业面对着市场逐步萎缩、合同订单组织越来越困难、资金链越来越紧张的局面。受到牵连的还有以钢铁行业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和钢贸商。

化解产能过剩,尽管业内对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能结构已存共识,但记者采访了解到,钢企重组的实际工作做起来困难重重。

业内人士认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严控钢铁新增产能,挖掘用钢潜力,引导支持钢企走出去,进一步推动钢铁国企改革,依然是下一步钢铁行业纾困的着力点。

钢材卖到白菜价

在持续数月价格下跌后,10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6.40点,连续第13个月低于100点,同比下跌12.66%,处于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八大钢材品种价格在低位徘徊,线材、钢筋价格维持在3000元每吨,角钢、中厚板、热轧卷板价格维持在3100元每吨,冷轧薄板、镀锌板、热轧无缝管价格约4000元每吨。综合来看,一斤钢材卖不到2块钱,几乎是“白菜价”。

但得益于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的更高跌幅,以及钢材出口增长迅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振江说,与2013年亏损31.69亿元相比,目前一些大中型钢铁集团已实现扭亏为盈。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卓创咨询钢铁分析师刘新伟等业内人士认为,供需失衡、产能过剩,仍是钢价持续跌至“白菜价”的直接原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经济活动中消费钢材行业的比例降低、“投资不用钢”,导致国内钢铁需求萎缩。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说,9月份以来,国内钢铁行业进入了以市场逐步萎缩、合同订单组织越来越困难、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为标志的高危期。预计今年四季度,以钢铁行业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和钢贸商将进入一个集中困难时期。

“2010年10月份,我曾分析认为,国内钢铁行业将有五年以上的困难要走,现在来看,可能还有几年。”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任浩分析说,未来五年内,如果“宏观需求增加”、“钢厂产能缩减”这两个前提都达不到的话,就要倒下一批钢铁企业。

一批钢铁企业接连出现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有的钢企陷入重大债务危机,有的企业已减产或停产。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说,“截至今年8月底,我们商会统计的80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5%。这些都是账面统计数据,民营钢企有不少民间借贷,而且年化利率很高,这些民间借贷并没有被纳入资产负债表。”

“减不抵增”过剩延续

在亏损与薄利间游走的钢铁行业出现分化,表现出需求萎缩而供给仍在增长的现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累计,全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8535万吨、59952万吨和934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0.1%和4.7%。分省份看,增产较多的有江苏、辽宁、广西、河南和广东,减产较多的有河北、黑龙江和重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估计,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过剩总规模逾2亿吨,相当于日美两国的总规模,约涉及投资7000亿元、员工40万人。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如此严峻,为何扩能仍在延续?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尽管钢铁行业整体低迷,但企业发展形势却出现分化,一些钢铁老国企经营状况恶化,可减钢难度大;另有部分钢企则仍有盈利,还想上新项目,成为“增钢”的主力军。

“减不抵增”,钢铁扩能仍在持续。

记者调研了解到,历史上钢铁国企选择建厂位置时,参照当时资源构成和国家需求,要么选在有消费的地方,要么在有资源的地方,多数不在海边建厂。时至今日,钢铁行业主要原材料——铁矿石需要大量进口,仅物流费用,就直接推高了国企钢铁成本200元/吨。

“运输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社会负担重、税负标准高等因素综合起来,钢铁老国企,与非国有企业,乃至近几年新建的国有企业相比,成本差达到吨钢550元以上,占目前钢材市场价格的六分之一。”任浩说。

按照以上分析,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老国企应该是“主力军”,可事实上,各地推动国企减钢的难度非常大。

“都知道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切入点在哪里?对于国有钢企,关了它,数万员工怎么办?不经营不行;地方政府也不干,因为已经形成了对钢铁企业的财政依赖,企业亏不亏,税总是要交的。”某国有钢铁企业领导说。

行业兼并重组共识难敌实操

“当前钢铁行业发展局面僵持,深度洗牌,兼并重组势在必行。”这是记者接触到的业内人士普遍谈及的主张。问题在于如何洗牌、如何重组。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过低,企业重组是有条件的:2013年底,国内前十家钢企市场集中度为32.4%,前四家钢企集中度为21%;而日本前四家集中度是78%,美国是67%。

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任浩说,现在钢企重组的意义非常大,利于遏制恶性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话语权。“2008年以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企业一夜间陷入生存困境。即便如此,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不少企业还在幻想中国钢铁企业新的春天的到来,将企业发展的未来寄托在需求大增、国家政策扶持上。”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说,当前国内钢企内部体制机制与市场严重脱节,经营理念、市场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兼并重组或能带来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转型走向正轨。

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刘新伟说,从化解钢铁行业产能看,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兼并重组之后优化产能结构来实现:民营企业可以联合建立大型民营资本投资集团,集中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通过大集团模式化解产能;国企还是要修好内功,改变目前臃肿的管理经营团队,面向市场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的经营管理策略。

尽管业内人士对行业兼并重组有共识,但记者采访了解到,钢企重组的实际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说,钢铁业兼并重组难度大于其他行业:一是产业资产重;二是成功案例不多;三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建立起来;四是国企比例较高,且改革尚不到位。

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徐乐江对此有着真切的体会:从以往实践看,钢企重组后,企业产品结构、人员、管理都相差甚远,如果兼并民营企业,还会涉及工资总额受到限制等实际问题。

由此看来,出路是有的,问题也显露了,关键在于真正认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规律,把洗牌、重组的事做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洗牌、重组的进程和质量,决定了消化过剩产能的成效。

一线六条破解建议

采访过程中,多位钢铁企业界人士、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就破解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第一,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促进钢企兼并重组。业内人士反映,目前钢铁市场竞争环境并不利于国企,民企在税费、环评等方面具有相对灵活的空间,因此,生产成本低,导致扩能冲动强。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透露,目前国内还有几千万吨违法生产、质量低劣的地条钢在蚕食钢铁市场份额,这部分产能稀释了业内兼并重组的动力。

第二,坚定钢铁行业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决心,用确定性打消落后的中小钢企的侥幸心理;地方政府可“从中做媒”,引导中小钢企转向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大型钢企在做好内部调整工作、发展非钢业务的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主动与中西部省市联系,将“优质产能”部分西迁,为城镇化建设做准备。

第三,严控钢铁新增产能,将其与地方领导工作业绩挂钩。任浩说,钢铁新增产能是可以控制的,因为还没有投资,没有招工,政府原来也没有这一块财政收入。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业内有“钢铁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的传言,多位受访者呼吁,“坚决不能放,一放就容易乱,新增产能压不住。”

第四,挖掘用钢潜力。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说,建筑用钢占比较低是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与发达国家30%~40%的占比有不小差距。有关部门宜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出台实施标准和支持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与水泥不同,用钢相当于储存资源,钢材回收、循环利用空间大,国家要扩大对用钢的支持,公共设施、绿色建筑、国企投资等宜积极用钢。

第五,引领支持钢企走出去,在资源密集或贴近市场的海外地区建设钢厂,转移部分钢铁产能。

第六,加大力度推动钢铁国企改革。“国企内部确实缺乏活力。”有受访人士建议,抓紧研究钢铁国企改革方向,推动整个行业转型走向正轨。

福州前保险杠骨架支架

安徽蜂窝土工格室

武汉防火涂料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