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笔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恐黄症的产生与消退藏药木属

发布时间:2020-10-19 06:00:01 阅读: 来源:笔筒厂家

潮州柑、红江橙、四会沙糖桔,这些曾在广东乃至全国水果业界赫赫有名的柑桔品种,如今在普罗大众的生活中难觅踪影,它们背后都有"黄化"的阴影。"黄化",在柑桔产业中是一个避讳的词汇,像一个魔咒。面对所谓的"不治之症",无论政府、种植户、农资经销商都曾经讳莫如深。从不肯面对到坦然接受,再到积极应对,行业心态的变化过程耐人寻味。

>> "恐黄"之一:怕打击产业信心

"如果一件事情只有一两个人知道,那就是秘密,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之后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德庆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梁进峰如是说。事实上,近七八年,你若与产区人谈及黄化,均会被制止,说是"不要唱衰,不得了".广东柑桔产业在本世纪初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并在2007年达到顶峰。2003年广东柑桔总种植面积为224.8万亩,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85万亩。据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估计,其中沙糖桔种植面积超过一半,接近200万亩。柑桔是西江流域多个县市农业的主导产业,雄心勃勃之时,唱空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转折点就在接下来的2008年和2009年出现。2008年冰灾、2009年丰产,造成沙糖桔价格持续低迷,果农对沙糖桔产业失去信心,果园弃管在很多产区非常普遍。黄龙病就在此时大规模暴发。

清远市农业局副调研员李敏怀回忆,早期政府工作侧重于扶持发展柑桔产业,希望给农民鼓劲,给产业信心,以扩大种植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但另一方面,在黄龙病防控方面宣传与警示不足,果农自身防控意识也不强,等到发现黄龙病严重时,政府才开始加大防控黄龙病的力度,可惜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要是在2005-2006年德庆柑桔产业正兴旺的时候说有黄龙病,政府可能会担心打击果农信心,造成恐慌。"梁进峰说。但面对黄龙病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政府已经从小心谨慎转为公开讨论应对,在2010年之后德庆县农业局就频繁举行防控会议,引导农户正确防控。

在佛冈县,当地政府为防控黄龙病做出过不少努力,比如划拨资金补贴农民砍病树,果农每砍一棵带果病树奖励30元,砍不带果病树奖励20元。"但后来病树越来越多,山区县政府财力不足,这项措施也就持续不下去",李敏怀说。

>> "恐黄"之二:怕触及相关行业利益

利益是农资企业不愿提及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多年来随着沙糖桔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肥料企业搭乘这趟财富列车,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包括大批农资经销商。

沙糖桔的种植成本当中农药、化肥占了比较大的比例,每年大概2000元/亩的农资成本在农作物当中算是比较高的,农资人当然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柑桔种植当中。

除了农资,柑桔产业像是一棵大树,供鸟儿作窝,给餐饮、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提供了生存机会。就好像一个正常人还能吃能喝的时候,怎么肯轻易承认自己有病?

"以往广东农资经销巨头都是在湛江、茂名等地,近年清远、肇庆的农资经销商能够成长起来,除了企业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外,跟当地的柑桔产业发展也息息相关。"广东卓银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劲松说。

随着沙糖桔产业的转移,与之相关的农资行业也在发生改变。清远沙糖桔产业呈现快速黄化的趋势,当地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亿的广东卓银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转型。卓银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走出粤北,目前在广东主要农业大市及云南设立了7家分公司。黄劲松表示,全省布局甚至走出华南是卓银在应对柑桔产业衰退和追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德庆县一位农资经销商认为,沙糖桔产业的萎缩或转移使得零售店、经销商、厂家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实力最强的才能够留到最后。他说,现在很多经销商的心态就是"坚持一下,再看看",如果能熬过去就好,实在不行要么跟随产业带转移,要么转行做其他。

在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的农资一条街上,曾有大概100家农资零售店,现在只剩20来家。在沙糖桔种植大镇英德市黎溪镇,圩上15家农资店现在至少有2家已经退出。

"农资厂家也在不断寻求出路,很多农资厂家都宣称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很混乱,业务员下去推广的产品一大堆,实际有效的产品没两个。"德庆县柑桔协会会长何雄球说。

清远市佛冈县是著名的柑桔产区,如今也是遭受黄龙病肆虐比较严重的产区之一。16万亩的种植面积中,感染黄龙病的面积已经过半,今年的产量只有15万吨,比去年减产40%以上。柑桔产业"成也黄龙病,败也黄龙病"说法再次得到验证。

>> "恐黄"之三:果农抱侥幸心理

沙糖桔作为"两广第一果"曾经在两广产区创造了一个个财富故事,现在广东肇庆、云浮、清远、韶关等新旧柑桔产区"黄化"趋势越发明显,"黄化"导致的减产失收重重打击着整个柑桔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曾表示,广东柑桔产业从潮州柑开始,到阳江橙、红江橙、沙糖桔先后遭遇黄龙病的制约和影响,可以定义为大约十年一个周期。

现在这个周期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黄龙病致使广东柑桔种植面积(不含柚类)由90年代初的289万亩,下降至2002年的150万亩。种植面积的缩减,直接导致沙糖桔减产升价,沙糖桔效益逐年增加。

早期大多数果农对"黄化"有所忽视,后来逐渐认识其危害,但往往从经济利益考虑总是不愿面对、解决,很少果农愿意主动砍掉病树,最后黄化急速蔓延就选择弃管。后期跟风种植的果农,果园更易受周围抛荒果园病害传播,黄化速度更快。

佛冈县东华镇果农谢国伟的果园是当地少数尚未"黄化"的,谢国伟很庆幸自己面对黄化时果断采取砍树措施,今年总共收了40万斤果,以均价4元/斤售出。他旁边一个100亩的果园5000棵沙糖桔树已经全部黄化,原因是管理者发现果树开始黄化时,没有砍树,而是想办法延缓果树黄化,等到果树大面积黄化,果园也没人理了。

"农民的经营可以各自分,但是防控黄龙病就需要组织化,博罗县杨村镇华侨农场就曾经很好地防控了黄龙病。"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叶自行认为,上世纪70年代不少国营柑桔场可以把黄龙病控制住与当时采取集体化管理体制有关。

广东传统沙糖桔产区正在快速萎缩,但在相同纬度适宜种植区新种面积却不断扩大。广东韶关、河源等都是新种热门地,此外广西桂林(荔浦、阳朔)、柳州等地扩种也很突出。这个产业只会转移,不会消失,似乎已成为业内共识。

"柑桔行业还会存在,现在面临困境但是要往前看。"在叶自行看来,未来沙糖桔产业不能再有群众运动式的大发展,少量懂科学知识,有经营能力的人将取得成功。

惠州市博罗县华侨农场曾是亚洲最大的柑桔场,上世纪90年代遭遇黄龙病肆虐后已经覆灭。2005年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罗志达带领团队在这个"重灾区"附近种了230亩沙糖桔,他们所做的实验是要论证在黄龙病疫区能否重新种好柑桔。这位一辈子都在研究柑桔的老专家的做法当时受到周围很多人的质疑,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实验所在地的病害条件与其他曾经遭受黄龙病的产区非常相似,但直到目前果园黄龙病发病率只有4%,而且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就算是在黄龙病重灾区新种柑桔,也可以通过严格规范管理做好防控,这个果园就是证明。"罗志达说。

治疗人流的医院哪家好

郑州风湿病专科医院

上海治疗近视的医院哪家好

山西太原白癜风医院